甚麼生死相隨、至死不渝的愛情,卻是妄顧別人死活,完全不在意犧牲別人來成全的愛情。天下間如此自私自利的人,竟有女人為之死心塌地,實在是一個難解之謎。
若你記不起楊過為這偉大的愛情有多令人髮指,可以看看吳靄儀這段。基本上我和她看法一致,所以當全世界怎樣歌頌阿過兒和阿龍兒的愛情時,我這個屬於少數非常反感的人看到這段,即為原來世上還有女人和我一樣不愛楊過而感動。順帶一提,吳靄儀的《金庸小說的男子》和《金庸小說的女子》我都有。
當然,小龍女也是我討厭萬分的角色。
。。。
好,我認,我的確討厭很多東西。
楊過
楊過受讀者歡迎的程度,可能更甚於喬峰;楊過是浪漫的化身,為愛小龍女,他不怕受全世界指責,甚至看輕自己的生命,以死相隨。每個女子,都希望有這樣一位風流倜儻的大俠士,對自己有這樣生死不渝的愛情;每個男人,都會幻想自己是這樣的大情人,有小龍女這樣比天仙還動人的女子一心一意為他而生、為他而死。
自卑與反叛
楊過比較少為人注意的,是他反叛少年的一面,他是反叛少年的英雄。父母不愛我,沒有人了解我,世人都欺負我、都欠我,但我不會低頭,我要反抗到底,寧死不屈。這些普遍的少年時代的冤屈之情,在楊過身上一一表露出來,使他能夠得到少年人的共嗚。
另一個引起共嗚的因素,是楊過的自卑。楊過是個窮小子,無父母可以依靠,亦無權勢撐腰,自覺世人都看他不起,使他受盡屈辱,但其實他比這些人好一百倍,他們越是要卑賤他,他就越看不起他們。自卑往往使人偏激而過分表現得自負,這種經驗很多人都有,少年人及文人分外敏感,因此感受也分外深刻。
但細心看《神鵰》,不難發現楊過的自卑和反叛,正如一般少年人深信父母不愛他們、世人都看不起他們一樣,大部分是出於他們的想像,與事實相去甚遠。我個人不喜歡楊過,因為我不喜歡一味自我中心而不試圖了解他人的人。
楊過跟郭靖的最明顯分別是,郭靖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,楊過把愛情放在第一位。郭靖堅持盡忠報國,黃蓉只好跟隨,反觀楊過與小龍女,則反應完全不同。楊過為求絕情丹解毒,答應裘千尺往襄陽取郭靖黃蓉首級,小龍女隨行,那時襄陽城受蒙古軍圍困,她大感事情複雜煩惱,只盼楊過快快成事便抽身退走,解了情花之毒,兩人便重回活死人墓,繼續過他們不問世事的生活。
郭靖入世,楊過並非完全「出世」;郭靖尊重社會規範,楊過鄙視社會規範,但不是「視社會規範如無物」,他是個反叛英雄。
自我中心與感情用事
楊過是個完全主觀而感情用事的人,甚麼事應該去做,甚麼事不該做,完全看他霎時感受。他認為別人輕視他,馬上便要報復,至於別人有沒有惡意、報復是否過分,他完全不考慮。
某人對他不好,特別是輕視他,他馬上認為這是壞人,憎恨這個人;若有人出頭庇護他,這個人馬上就是好人,他便視為知己。郭芙說他手髒,他於是「對她一家都生了厭憎之心」,這時歐陽鋒在瘋癲之中把他當做兒子,他便大受感動,認歐陽鋒為義父。
黃蓉縱容郭芙,又因楊康之故對他提防,故意不授他武功,他自然敵視;郭靖雖然全心全意愛憐他,但卻不幫他對付他憎恨的人,他對郭靖,便一直存著隔膜。
他對孫婆婆、小龍女的感情也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,他在全真派受人欺負,於是把全真派全部人等恨之入骨,逃跑出來,得到孫婆婆、小龍女收容,他對她們感激,便全心愛護。總之,楊過不重是非善惡而重敵友恩仇,這是他的個性特點,少年是這樣,長大了也沒有改變。
《神鵰俠侶》是從楊過的角度寫,讀者用楊過的眼光看事物,自然同情楊過,而對他憎恨的人有反感,特別是對郭靖、黃蓉及郭芙這一家三口有反感,但事實上楊過不是在每一件事上都是對、而別人都是錯的。郭靖視他如同親子,黃蓉雖然對他有戒心,一來並非全沒有理由,二來她已盡力不虧待他,楊過固然三番四次救她一家,但黃蓉竭力為楊過辛勞,甚至為他冒性命之險,也不只一次。不少讀者惱恨黃蓉「惡毒」地向楊過說謊,騙他小龍女被「南海神尼」所救,這指責甚不公平。騙楊過活下來,也是小龍女的原意,是她訂下十六年之約的,黃蓉不過替她完成這個心願。
楊康之死,其實不是黃蓉之過,是楊康偷襲黃蓉,擊在軟蝟甲上,染怪蛇毒血而死的。楊過一直認定郭靖黃蓉是殺父仇人,他自己就是冤枉人。
像楊過那樣注重感情的人,很多時便會因此而太過自我中心。金庸歌頌楊過與小龍女的堅貞愛情,但顯然認為視愛情為高於一切,是不妥當的想法,他描述楊過企圖暗殺郭靖黃蓉,用他們的首級去換取解藥,就特別刻畫了楊過在愛情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徘徊。結果,還是社會責任戰勝了愛情,金庸借黃蓉之口,稱讚這是捨己為人的俠義行為。
其實這一段的描寫,不但使人對楊過的人格大感疑問,對愛情的魔力也大有惡感。因為問題不是在於成全愛情不顧大局,或顧全大局與犧牲愛情之間的取捨,如果是這樣的取捨,那麼為了愛情不顧國家大事並不算是違反道德,為了國家人民而犧牲一己幸福,更堪稱偉大。問題是,楊過的抉擇是應否以卑鄙的手段去殺害郭靖,以成全他和小龍女的愛情,那是絕對不同的事。一個正直的人,在這事件上根本不可能有片刻的猶豫,楊過三番四次的猶豫,簡直難以想像他是個怎樣的人。他打算採用的手段,從國家從個人的觀點看,都是卑鄙之極的。從國家觀點,他是為了自己生命和愛情美滿而勾結敵軍;從個人觀點,他是利用郭靖對他的信任而暗下毒手。他對忽必烈說:「小人在郭靖家中住過數年,又曾為他出力,他對我決無防範之心。」真是虧他說得出口。
若然他是一時衝動殺人,那還罷了,但是楊過是經過考慮的。他到了襄陽城中,聽見嬰兒啼哭,想到郭靖一死,敵軍即時攻入,這城中千萬嬰兒便得慘死,但一想到小龍女,他便把心一橫:「我受苦之時,除了姑姑,有誰真心憐我?世人從不愛我,我又何必去愛世人?」使他暫時收起刀子不刺進熟睡的郭靖胸中的,不是他對世人有任何憐憫,而是郭靖舊日待他的恩情,次日,千軍萬馬之中,他又興起乘人之危的念頭了。最後臨危勒馬,是楊先生的運氣,哪談得上甚麼捨己為人、大仁大義?
因愛情變得自私
楊過與小龍女愛對方遠勝愛惜自己,無比堅貞,生死不渝,據說這是偉大的愛情。我覺得頗有保留。偉大的愛情,應使愛與被愛的雙方變得人格更高貴,但是愛情卻使楊過變得卑鄙。
楊過為愛小龍女而決心殺人。他身中情花之毒,只有十八天可活,但若取得郭靖黃蓉首級,則可換取解毒的絕情丹。他初時想,何必殺人?跟小龍女一起,安安靜靜快快活活十八天已心滿意足。但兩人跟著感到,這樣深愛對方,一百年、一千年一起也不足夠,「楊過捧起她的臉來,在她淡紅的嘴唇上輕輕吻了一下,毅然道:『好,說甚麼也得殺了郭靖、黃蓉。』舌尖上嚐著她淚水的鹹味,胸中情意激動,全身真欲爆裂一般。」
真是令人心寒。
在《射鵰英雄傳》裡,黃蓉囑郭靖,打勝了仗可求成吉思汗免除他與華箏的婚約,郭靖不忍見士兵屠城,改成要求成吉思汗饒了滿城百姓性命,黃蓉賭氣出走。為此,應記她一大過,但黃蓉最後畢竟沒有鼓勵郭靖殺人。小龍女比黃蓉更差,她答黃蓉說:「我要害你夫婦作甚?我只是要救過兒,至於他父仇甚麼的,全不放在心上。」
這就是說,楊過要殺人,她就幫他殺人;要是為了救楊過必須殺了某人,她就殺了這人,除此之外,她甚麼也不放在心上。
她不放在心上的豈止「父仇甚麼的」,襄陽滿城百姓的安危,她一樣不放在心上。成千上萬的人要被蒙古兵殺戮了,她只關心她的情郎是否能夠續命,只要她的過兒因而得活命,她就心滿意足了。教我怎能接受?這位小姐是神仙還是羅剎?
後來,據說黃藥師十分欣賞楊過娶師父為妻,「視世俗規範如無物」。視世俗規範如無物不要緊,視別人的性命如無物也值得欣賞麼?若愛情使一個人變得自私卑鄙,這種愛情有甚麼偉大可言?
奇異的心事
金庸對楊過特別鍾愛,要《神鵰俠侶》中的每一個年輕姑娘都對他有情,本來獨有郭芙這草包小姐對他看不入眼,到後來筆鋒一轉,居然原來郭芙也一直暗中有意於他,不過自己不知道罷了。
金庸寫郭大姑娘耶律夫人在千軍萬馬中沉思:「我為甚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?只因為我暗暗想著他,念著他,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?」
郭芙小姐自小看不起楊過,若「暗暗想著他」,恐怕也要在他成了「神鵰俠」之後吧?見別人奉他如天神、見他對妹子那麼好,自己後悔起來,才有「姑娘不希罕」的自欺欺人的想法,也有可能。
但楊過對郭芙,卻是有過「奇異的心事」的。他才是一直恨郭芙,因為她「沒半點將他放在心上」,她是他童年的心事。
楊過九歲第一次見郭芙,即覺得她美。那時郭芙「身穿淡綠羅衣,頸中掛一串明珠,臉色白嫩無比……雙目流動,秀眉纖長……秀麗之極。」偏偏這個女孩嫌他手髒,不同他玩,他為此連她一家也憎厭上,可見反應之烈。
長大後第一次在「英雄大宴」上再見郭芙,又再為她的嬌美震盪。他明明是故意裝成潦倒去試探人家怎麼對他,但乍見郭芙「臉如白玉,顏若朝華……粉裝玉琢一般」,他「只向她瞧了一眼,不由得自慚形穢。」
楊過見武氏兄弟拚命討好郭芙,忍不住出言嘲諷,郭芙笑起來,他見她「這麼一笑,猶似一朵玫瑰花兒忽然開放,明媚嬌艷,心中不覺一動,臉上微微一紅,將頭轉了開去。」他三番四次為她心動,她始終不把他放在眼內,只顧與大武小武周旋,他惱恨她的驕傲,每次必然作弄她,非弄得她惱怒不可,這是甚麼心情?忍不住刻薄嘲諷武氏兄弟,又是甚麼心情?後來騙他們郭芙已許配給他,又是甚麼心情?當然,楊過不是真的對郭芙有意,只是不忿她看小他。到後來她當眾下馬跪下來求他救丈夫,這幾十年的情意結就解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